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。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,我们给大家分享几位航天大咖的青春往事和他们与青年的故事,带领大家领略大咖的青年风采,感悟他们对青年的爱护与关怀。今天,让我们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,航天飞行力学、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的故事。
仿制“1059”是中国现代火箭技术的起步,而计算“1059”的弹道也是余梦伦弹道事业的起步。1960年的春天,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就读的余梦伦提前毕业,跨入中国航天事业的大门。那时也正是我国航天事业艰难起步的时候,又恰逢国家自然灾害、苏联单方终止合作协议……余梦伦参与的“1059”导弹弹道设计,只能依靠手摇计算机进行计算。计算一次射程500千米的弹道,需要6个计算员花两个月时间。一次,余梦伦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。为了尽快验证自己的设想和解决方案,在数周时间里,他几乎一刻未曾离开过那台手摇计算机。当他抱着一叠的数据报告与同事交流分享时,人们发现一向清瘦的他,由于长时间转动计算机摇柄,右臂已经严重肿了。“弹道设计,让我忘记劳累。虽然在编程和建模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,但一次次攻克技术难关带来的成就感,又会让我体会到无与伦比的幸福感。”余梦伦常这样说。1960年11月5日,余梦伦目睹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,备受鼓舞。这位24岁的年轻科学才俊在以后的弹道设计中不断迸射出智慧的光芒。
上世纪60年代初,东风二号导弹弹道设计的重担落在了几个平均年龄不满30岁的年轻人肩上,25岁的余梦伦是年龄最小的一个。在东风二号的弹道设计过程中,余梦伦要承担的工作是研究如何提高弹道的精度。
余梦伦依据他所掌握的地球物理和天体测量等知识,在东风二号导弹弹道设计的过程中引入了“地球扁率”的概念。
在刘宝镛的指导下,余梦伦经过不知多少次推算,终于弄清了地球扁率对弹道的影响,确定了以发射点垂线为基准的发射坐标系,又推导出导弹在新坐标系的运动方程式,成功提高了弹道计算的精度。这一研究结果被用于东风二号及之后的导弹和火箭弹道设计中。
然而,第一枚东风二号导弹飞行试验失败了。这让余梦伦意识到,弹道设计方案必须以试验和理论综合分析的结果为依据,要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才能上马。如何保证做出来的数学模型和应用方程万无一失呢?
余梦伦又动起了脑筋。几天后,还真让他给琢磨出来了——
计算同样的弹道,他要设计三套不同的模型分别进行计算和推导,这三套模型中,一套是简化的,一套是最精确的,另外一套则介于两者之间,分别算完,再自己和自己比对。由于模型不太一样,算出来的结果也不会完全一致,细微的差别则可以忽略不计。
有时候,他也会选用坐标系中不同的坐标起点来进行计算,从而验证自己的设计是否正确。正是用这样的 “笨办法”,保证了设计计算的正确性。
数十年来,他系统地提出了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理论和方法,并为我国多个型号的运载火箭设计出了最美丽的“空中轨迹”。
他多次放弃工作调动机会,“换岗就可能脱离弹道设计工作,所以,我没有考虑过要调动工作。”他坦率地说,“我喜欢这个岗位,热爱这份工作。”
视频加载失败,请刷新页面再试
刷新
余梦伦谈为年轻人“保驾”(一院一部提供)
2005年10月中旬,神舟六号飞船即将发射,余梦伦已经虚岁七十。按理说,他已经不需要亲自到发射场做火箭发射前的准备工作了。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,一批年轻的弹道人早已可以独当一面。但余梦伦还是亲自去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。他要亲自带着计算机,去为年轻人做最后的把关,对他们的设计成果进行复核。在酒泉,余梦伦提出了一个之前没人想到的问题:因为人数和设备的增加,神舟六号比神舟五号重了200多千克。虽然增加的200千克和飞船的总重相比微不足道,理论上说火箭的运载能力仍然足够,但余梦伦仍然坚持要分析一下多出来的200千克可能造成的影响,发射前多做一点工作、多流一点汗,就能少冒一点风险。余梦伦的一句话,让发射场的工作人员忙了好几天:而他自己,也在回到北京后,重新计算了相关数据,确认没有问题才放心。余梦伦的这种对质量问题慎之又慎、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的态度,影响了很多年轻的弹道人。余梦伦说周总理的十六字方针是他的指路明灯,而余梦伦的言传身教,则成为年轻一代航天人的指路明灯。从1984年起,余梦伦开始带研究生;1995 年,余梦伦又担任了博士生导师,默默承担起教书育人、为航天培养人才的重任。如今,他的学生们在各自岗位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奔波,并没有太多时间来探望余梦伦。但余梦伦对他们的成就了如指掌,并由衷地为他们骄傲着。“我并没有做什么,他们取得的成就缘于他们的天资和努力,老师只是他们成功的辅助者。”余梦伦说。
余梦伦是航天系统第一个直接在基层班组岗位上当选的院士。在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,他只当过一次官,那就是航天系统中最基层的班组长。这个班组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,成为中国第一个以院士名字命名的科研类班组,也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班组。如今,余梦伦成了负责把关总体部弹道设计的权威专家,有了自己的院士工作室,但时不时地,他还会来到“余梦伦班组”,和那些“70后”“80后”的年轻人一起埋头于弹道设计的计算。“80后”的常武权2006年硕士毕业后,进入“余梦伦班组”工作。刚进入航天的小常对余梦伦充满了敬畏之情,还曾经哭过一鼻子。在长征二号F火箭设计工作中,小常负责计算火箭发射目标飞行器的运载能力,计算结果由余梦伦复核复算。当他把相关原始数据和设计条件提供给余梦伦后,便不安地等着他的反馈。很快,他就接到了余梦伦的电话。尽管余梦伦和蔼地指出,他的计算结果有100千克左右的差异,小常心里还是“咯噔”一下。放下电话后,经不起打击的职场新人趴在办公桌上默默地哭起来,心里无比难过。正哭着,电话铃声又响了,还是余梦伦。让他没想到的是,余梦伦是专门打电话来道歉的:原来,是余梦伦把整流罩质量数据弄错了,更正后,计算结果是一致的。在沟通中,余梦伦多次对比自己小40多岁的年轻人说“抱歉”。“这件事告诉我,要像余院士那样踏踏实实地做人。‘余梦伦班组’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环,更多的是责任。”常武权说,“他可能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好的人了,我们都会沿着老师的路走下去。” “你的导师是谁,你的师傅是谁,如果追根溯源,都可以追到余梦伦老师那里。”“余梦伦班组”的一位博士生成员这样说。因为余梦伦长期身处一线,班组里的每一个成员,都有机会耳濡目染,从余梦伦那里学到了很多。他们不称呼余梦伦为“余院士”或 “余老总”,而是亲切地称呼他“余老师”,他是班组里每一个人所敬重的老师。
文/《余梦伦院士传记》《中国航天报》
图/本报资料图片、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一部提供
编辑/贺喜梅
美编/杨帅
审核/刘淮宇 李淑姮
监制/索阿娣